前不久,社工彭芳来到住在湖北武汉汉阳区江堤街道的熊婆婆家里走访。一进门,她看见熊婆婆重度精神残疾的女儿正大口喘着粗气。
“你来得正好,这可怎么办?。 毙芷牌沤辜钡厮?。“马上送医院?!迸矸技泵Υ虺邓退堑交锌萍即笱靡窖г焊绞粜鸵皆汉粑诳??!靶∨?,我耳朵听不清,你跟医生说,我女儿肺上有结节?!毙芷牌哦V龅?。
“放心吧,大姐的情况我很熟?!迸矸妓?。排队候诊、检查、取药……临近中午,终于完成所有流程,彭芳背起一大袋药品,送熊婆婆母女返回家中。
熊婆婆今年77岁,丧偶后与49岁的女儿相依为命。熊婆婆今年1月查出患有肿瘤,女儿又有严重精神疾病,看病买药是她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之一。近年来,湖北省民政厅在全省市州、区县陆续试点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2023年起,汉阳区作为试点地区之一,将对困难群众的服务范围从助餐助洁等拓展到“陪诊助医”这一新领域。
服务对象如何确定?通过摸底调查,汉阳区将持有“社会救助证件及重症病例”的困难群众作为“陪诊助医”的服务对象,独居、空巢等特殊困难老人经社区推荐后,也被纳入服务范围。梳理后,汉阳区按“一人一档”原则建立了近2000人的信息档案。
汉阳区民政局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募社工机构为困难群众提供陪诊助行、特药配送、住院看护等服务。
“今年初,我们这一片的骑手加入了一个微信群,大家主动接单为困难群众代买药品、送药上门?!蓖饴羝锸掷钗奶嗡?,先要去困难群众家里取医??ā⒉±⒋Ψ?、药品清单等,有时还要去医院代开处方,药品要到指定医院或重症药房购买,有时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一个单子跑下来比送四五个餐时间还长。不过,大家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近日,李文涛接单为一名患有肠癌的老年人代买造瘘袋和药品,他乘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到位于洪山区的一家定点药房购买?!罢庑┲刂⒁┢泛鸵搅朴闷吩凼?000多元,但在定点药房走医保报销流程后,患者自己只要花60多元,跑多远都值得?!崩钗奶嗡怠?/p>
据悉,汉阳区探索由社工机构与辖区内多个平台公司的快递骑手合作。社工代困难群众发布购药需求,骑手自愿承接服务,按里程支付报酬。自2023年5月至今,汉阳区社工、志愿者等已为困难群众提供助医服务1338人次,其中陪诊625人次,特药配送713人次。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4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