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索源科技LIS系統
檢驗科信息管理系統(lis)
醫院檢驗科現狀分析
工作量大,任務繁重
自動化儀器應用比較普遍
部分項目報告結果仍處在原始的手工階段:抄寫,登記
報告單丟失后結果難以查詢
手工繪制質控圖
不能對病人的結果進行動態追蹤
不能動態掌握儀器設備使用情況和試劑的消耗情況
計費容易發生漏收或錯收
信息自動傳遞
這個便利主要表現在檢驗科在申請單錄入時。目前國家要求必須給患者出具中文檢驗報告,為滿足該項要求,絕大多數儀器都配備了中文軟件。這樣,在給患者出報告前不可避免的先要把患者信息輸入計算機。對于大型醫院醫院的海量報告單數量來講,這個輸入的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而實施lis后這部分工作完全自動化了。患者信息的輸入被均勻分配到門診掛號、門診醫生、病房醫生或護士、門診取血點等等。
計算機聯網處理結果:
檢驗結果在給患者打印報告前,檢驗醫生必須首先對結果進行審核。檢驗科聯網后,任何一臺計算機都可以處理任何一臺儀器的數據。這樣避免了計算機的閑置。而現在的情況是,計算機沒聯網,某臺計算機僅僅針對一臺儀器,工作完成后只能閑著。
打印聯網:
由于檢驗數據都是在網上的,連上網的任何計算機都可以進行打印。這樣就可以很方便的分配打印任務,如設立打印工作站,專職進行打印;也可以把打印均勻分配到護士工作站上進行打印。
結果共享:
醫生或患者可以隨時查看檢驗結果,尤其是歷史結果,還可以進行結果的對比。其中歷史結果對比是lis給醫院帶來的直接好處。通過項目結果數據的對照,醫生更容易判斷患者病情的變化,更容易作出診斷結論。
無紙化檢驗:
也可稱之為數字化檢驗。在軟件系統的支撐下,患者一旦掛號或者住院,他就獲得了一個唯一的標識(門診號或住院號,軟件自動生成)。門診醫生或住院醫生所開出的任何化驗信息都與患者的標識相關聯,化驗信息一旦生成,檢驗科立即就能得到。檢驗結果出來后數據立即存入軟件系統,門診醫生或住院醫生也馬上就能看到。
檢驗信息的準確性
his—lis聯網檢驗信息的不準確性首先表現在由于醫生字跡的潦草或者筆誤導致患者信息不準確,如姓名看不懂,或者患者門診號或住院號出錯。采用his—lis聯網后,這些信息都是有機器來產生和傳遞,避免了人工操作,人為失誤自然得到避免。
結果準確:
由于各儀器的檢驗結果自動從儀器傳輸到計算機,然后再自動存放到服務器上,打印出來的報告單和患者一一對應,不會出錯。另外患者的歷史結果甚至幾年前的結果,也可迅速查詢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