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研(推薦商家)(圖)-池塘工廠化養魚-工廠化養魚
漁樂仙宮:畝產30萬公斤!工廠化生態養魚是如何做到的?
通常,每畝水面年產成魚1500公斤,就算高產魚塘了。可是,令人驚訝的是,工廠化養魚,泗陽縣綠興水產養殖合作社每畝水面年產成魚高達30萬公斤!
泗陽縣綠興水產養殖合作社養魚高產,源于工廠化的生態養殖模式。近日,筆者采訪時,正趕上合作社起魚。工人們站在魚池兩邊,從西頭拉著漁網慢慢后退,將魚趕進東側的凈化區。工人按動電鈕后,工廠化養魚槽,凈化區的自動裝置由南向北推進,再將群魚趕進北頭的網箱里。后,工廠化循環水養魚,工人撈起網箱里的魚過磅,整個起魚過程不到半個小時。
泗陽縣綠興水產養殖合作社擁有水面80畝,其中魚池面積不足3畝。“我們的工廠化生態養魚技術是從國外引進的,共有6項技術,能夠實現高產。它具有生態水循環功能。”合作社董事長周秀紅介紹。在漁場西側,可以看到,由南到北排列著寬5米,長22米、大小一致的16個池口。魚池的西首,安裝著水循環系統,7臺不停轉動的泵機產生的高強度氣體推動著水流,源源不斷流進魚池內,緩緩流向東出口,池內眾多魚頭則逆流聚攏。
循環水養魚,水質如何保證?合作社飼養員周家明介紹,在7臺泵機“以氣推流”作用下,水體以每秒0.3米到0.7米的速度流動,池水流動,池魚不會缺氧,就不會造成魚浮頭。從魚池流出的水體先后進入*凈化區、二級凈化區、生物凈化區等6道凈化區,通過一圈循環凈化后,水質恢復清澈,又成為魚池的新水源。
生態環保是工廠化高產養魚的新概念。周家明說,池魚排放的糞便很多,如果不清理就會影響水質,也保證不了魚的品質。因此,合作社在每個魚池都裝了吸污系統,喂食后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工作人員開動吸污系統,魚池底下的魚糞通過8根管道被吸到100米外的沉淀池。沉淀后的魚糞被集中到島上再次沉淀,然后作為農業生產的有機肥,實現了工廠化養魚的零排放。
工廠化生態養魚每年畝產30萬公斤,究竟是怎么實現的?周家明說,工廠化養魚的優勢就是用地少,高密度。合作社16個魚池,每個不到2分地,分別放養鯽魚、花鰱、白鰱、鯉魚和草魚,每池每批可起成魚2萬公斤左右,每年可出欄成魚3批。
“我們引進工廠化生態養魚技術不是光顧自己*,而是想給村民做個,讓大家都來學習,一起*。”周秀紅說。
漁樂仙宮:工廠化水產養殖的優點
1、低碳環保。同樣的生物負載下,工廠化水產養殖所消耗的能量遠遠低于水產養殖所消耗的能量。同時沒有養殖廢水排出,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2、高密度、益。工廠化水產養殖所占的土地面積比傳統水產養殖所占土地面積大大縮小。而養殖密度可以大大提高。比如淡水寶石鱸可以達到80公斤每立方的養殖密度,相同面積的養殖水體,經濟產出可比傳統養殖高出幾十倍。
3、不受到氣候、水質變化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而且可以一年之中多輪下苗,做到不間斷銷售、反季節上市、節假日集中銷售等,終達到很高的利潤。
4、相對封閉的養殖空間能有效隔離病害和控制病源的*,大大降低水產養殖過程中病害爆發風險。
5、由于集約化及自動化設備的普遍應用,可以大大減少水產養殖過程中的人工成本。
“漁樂仙宮”致力于打造新型產業化水產養殖技術交流平臺,連接大專院校、水產科研院所,促進水產科技成果轉化,專注于智能化、環保型、工廠化水產養殖高1端裝備研發、推廣。為合作伙伴打造技術*,成本低廉,池塘工廠化養魚,質量可靠,環保可控的養殖設備。
外塘凈水能力
循環水養殖的另一個*就是水質的凈化功能。外塘面積有限,應該充分提高凈水能力。一方面是自凈能力,另一方面是人為性的。外塘可人為增加凈水產品或器械投入,或者種養水生植物、調水魚類。水生植物建議種植有附加價值的品種(如空心菜)。
智慧農研(推薦商家)(圖)-池塘工廠化養魚-工廠化養魚由武漢智慧農研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武漢智慧農研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堅持“以人為本”的企業理念,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力求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回饋社會,并歡迎廣大新老客戶光臨惠顧,真誠合作、共創美好未來。智慧農研——您可信賴的朋友,公司地址:武漢市洪山區張家灣羅家村市農科院內,聯系人:張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