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榮氏 安徽天宇家文化傳媒供應
其二,與表示姓族之“姓”義同,如《左傳·昭公》:“姜氏、任氏,實守其地。” [10] (杜預注:姜,齊姓;任,薛姓。)又如《國語·周語上》:“王師敗績于姜氏之戎。” [20] 此“姜氏”即“姜姓”,但這種用法較少見。 [18] 其三,浙江榮氏,指一些上古的部族,《國語·周語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浙江榮氏,氏曰有呂。” [15] 除此所謂有夏氏、有呂氏外,《左傳·襄公》的所謂陶唐氏,浙江榮氏、御龍氏、豕韋氏、唐杜氏 [21] 等等,以及《史記·五帝本紀》中所述諸上古國族,均未必是單純的血緣組織。劉師培《釋氏》論及此種氏:“是氏即所居之土,無上則無氏。”其實質乃是一種非單純血緣關系的***區域性集團。 [14] 先秦典籍在記述商周時代的歷史時,已很少使用此種含義的氏的概念,只是偶用以稱一些邊遠地外的部族,如《國語·周語上》中“犬戎氏以其職來王”之“犬戎氏”
姓是統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層次區別,雖有氏為分支,但沒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卻可以是多層次的。一個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來的若干小氏。從史料看,這在商代比較明顯,卜文所要論述的商代晚期青銅器銘文中的所謂“復合氏名”即顯示了此種多層次的氏的存在形式。多層次的氏組織隨著血緣關系與其作用范圍的減弱而漸漸不再盛行,漸向單層次發展。但較大的氏組織內仍包括若干分支,只是分支未必皆另立新氏。女子不論出嫁與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與父同氏,出嫁后屬夫氏,所以可以夫氏為稱,但亦可以仍以父氏為稱。此從周代青銅器銘文資料可知,如:父為其女制媵器,在銘文中稱其女名為“夫氏加女姓”,如輔伯鼎銘。出嫁女子在夫家自己制器亦自稱其名為“夫氏加己姓”。夫為其婦制器,在器銘中稱婦名為“婦之父氏加婦之姓”,如善夫旅伯鼎銘。可見出嫁女子在夫家并未完全失去自己的父氏。
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義上的,雖然有字面上的這么多姓。因為某些姓氏雖然在字面上不同,實際上部分姓是從某姓衍生出來的,比如姚姓,據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開的全球華人公祭舜帝大會上的***統計,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達60個之多,如陳、王、胡、孫、虞、田、袁、車、陸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個***和地區。鄭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