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泰化工潤滑油消泡劑
現代潤滑油中,不論是發動機潤滑油、工業潤滑油或是傳動潤滑油都含有一定量的添加劑,在油品的使用過程中由于油品的輸送或油與機器部件的劇烈振動等原因,都會使油品有生成泡沫的傾向,而穩定泡沫的形成會造成為不良的后果,不僅造成潤滑油的浪費損失,還降低了油品的使用性能,造成機器的磨損。為了防止潤滑油生成泡沫或盡快將生成的泡沫消除,在潤滑油中使用了泡沫添加劑,本文對潤滑油中使用的泡沫添加劑的作用機理、種類及選擇進行了簡單介紹。
泡劑的消泡機理
油起泡沫可分成兩方面,一種是表面起泡,通常可以用泡劑來控制;另一種是油內部的泡沫,內部的泡沫是不易由泡劑來改善的,而且對表面泡沫有效的泡劑反而可能使油內部泡沫更趨穩定。對于需要消泡性能的油,則需選擇基礎油與添加劑來加以調配泡劑的作用機理較為復雜,說法不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降低部分表面張力、擴張和滲透三種觀點。
1、降低表面張力
這種作用機理是通過降低表面張力來實現的,這種觀點認為泡劑的表面張力比發泡液小,當泡劑與泡膜接觸后,使泡膜的表面張力局部降低而其余部分保持不變,泡膜較強張力牽引著張力較弱部分,從而使泡沫裂。但是這種機理于局部位置,因為這類物質不溶于水,所以擴散力較差,對于周圍的泡沫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當泡沫表面局部的張力降低的情況下,在這種力的作用下,向四周慢慢的擴散后形成裂。
2、擴張
這種觀點認為泡劑液滴泡膜內使之成為膜的一部分,然后在膜上擴張,可以有效的活性劑的擴散,使其難以發揮彈性的能力,從而消除表面泡沫。
3、滲透
這種觀點認為泡劑的作用是增加氣泡壁對空氣的滲透性,從而加速泡沫的合并,減少了泡膜壁的強度和彈性,達到泡作用的目的。
常見泡劑的種類
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泡沫,需要添加泡劑泡劑的種類很多,有機硅氧烷、聚醚、硅和醚接枝、含胺和酰胺類的,具有消泡速度更快,消泡時間更長,適用介質范圍更廣,甚至苛刻介質環境如高溫、強酸和強堿的特點。
1、硅類
的是聚二甲基硅氧烷,也稱二甲基硅油。純粹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不經分散處理難以作為泡劑。具有表面能低、表面張力較低的特點,因此它能有效泡沫的產生,降低機器磨損并延長油品使用壽命,有機硅聚合物泡劑并不溶解于油,它是通過高度分散穩定的膠體狀態而分布于油中,如在酸性油品里,隨著時間的延長,有機硅類型的泡劑會不穩定而沉降,聚積造成消泡性能的失效。有機硅聚合物泡劑的作用機理為改變液體同空氣的表面張力,使之不易生成氣泡,因此含有機硅聚合物泡劑的油品空氣釋放性較差。有機硅類型泡劑的加量通常是2-20ppm。
2、非有機硅聚合物
在汽輪機油及液壓油等酸性油品中,長時間使用后有機硅聚合物會失去消泡性能,這種場合可以使用非硅聚合物泡劑。應用的非有機硅聚合物潤滑油泡劑是酯和共聚物。它們在礦物油中的溶解性好,對調合技術不敏感,用量也很少0. 001% ~ 0. 05% (質量分數 )。這類泡劑的泡性能受體系已存在的表面活性物質影響較大泡劑的作用效果取決于整個油品體系,因此同一種表面活性劑在一個油品體系中具有降低泡沫的能力,但在另一種情況下則可能完全沒有泡性能,某些場合不僅沒有泡性能,反而促進油品生成泡沫,在潤滑油體系中存在清凈劑時應特別注意這種情況。這類泡劑和有機硅類型泡劑相比,能有效地改善油品的空氣釋放性。因為這類非有機硅聚合物泡劑的作用機理為部分替代原氣泡膜中的表面活性劑,從而改變膜層分子間引力, 使膜強度降低,或韌性降低使泡沫的穩定性下降,達到消泡的目的,因此含這類非有機硅聚合物泡劑的油品中的空氣能以氣泡形式放出,具有良好的空氣釋放性。
3、復合泡劑
由于上述兩類泡劑的優點及不足,某些情況下單獨使用不能滿足油品性能要求,因此發展了復合泡劑,通過復合增加泡效果和提高泡劑的穩定性。多數復合泡劑是上述兩類泡劑的復合,以發揮各自的優點,滿足油品使用性能的要求。此外也有非硅類泡劑之間的復合。
泡劑的選擇
選擇泡劑類型的原則取決于潤滑油的組成和油品的使用方式,潤滑油中使用的添加劑多為表面活性劑,一種表面活性劑可以兼有數種作用,因此在降低和潤滑油生成泡沫方面應考慮潤滑油配方中使用的其他功能添加劑的類型。油品中表面活性劑間的相互作用機理是復雜的,許多場合并不能靠理論推理解決問題,要使潤滑油泡劑的應用發揮好的效果,必須進行實際油品體系的多方面試驗,另外研究并采用多效添加劑是提高經濟效益和提高油品質量的關鍵,因為,采用多效添加劑可以在滿足油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減少使用功能添加劑的數量,這可以減少潤滑油這個含多種表面活性物質體系的復雜性,減少不確定因素對油品穩定性能的影響,油品的穩定與否是決定其質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