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秸稈氣化發電-濟源生物質氣化發電-電研新能源科技
我國的生物質熱解氣化及熱利用技術近年來也有長足的發展。目前全國已建成農村氣化站200多個,濟源生物質氣化發電,谷殼氣化發電設備100多臺(套)。由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發的“4mw生物質氣化聯介循環發電系統”以谷殼、木屑、稻草等多種生物質廢棄物為原料,發電效率可達20%~28%,能滿足農村處理農業廢棄物的需要。中國生物質燃料發電已具有了一定的規模,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的許多糖廠利用甘蔗渣發電。廣東和廣西2省(區)共有小型發電機組300余臺,總裝機容量800mw,云南也有一些甘蔗渣電廠。中國農作物秸稈燃燒發電廠在河北石家莊晉州市和山東菏澤市單縣建設。國家高科技發展計劃(“863”計劃)已建設4mw規模生物質(秸稈)氣化發電的工程,系統發電效率可達到30%左右。
由于秸稈是按照垃圾處理,還要征收垃圾處理費,因此可以良性發展。我國與國外情況不同,一方面要通過發電避免農民焚燒秸稈引起污染等社會問題,生物質秸稈氣化發電,一方面又要通過發電扶助農民。基于以上兩點,不僅秸稈收購價格不能過低,而且隨著此類項目的增多,收購價格還在上升。如國家在確定生物質能發電的上網電價補貼時,秸稈每噸價格被定在100元左右,而秸稈實際收購價格已達200—300元/噸,如此高的原料成本增加了企業成本預算,以山東秸稈發電的上網電價為例,實際成本在0.65元/千瓦時左右,脫硫上網電價(0.344元/千瓦時)加上*補貼電價(0.25元/千瓦時),總計為0.594元/千瓦時,虧損顯而易見。虧損的狀態迫使部分生物質能企業停產,因此國家在稅收等政策上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就顯得非常重要。
從純技術的角度看,要使b-igcc達到較率,生物質氣化發電工程項目,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氣化氣進入燃氣輪機之前不能降溫,二是氣化氣必須是高壓的。這就要求系統必須采用生物質高壓氣化和高溫凈化兩種技術才能使b-igcc的總體效率較高(40%)。如果采用一般的常壓氣化和降溫凈化,由于氣化效率和帶壓縮的燃氣輪機效率都較低,系統的整體效率一般都低于35%。由于燃氣輪機改造技術難度很高,而且系統不夠成熟,生物質氣化發電系統,造價也很高,限制了其應用推廣。以意大利12mw的b-igcc項目為例,發電效率約為31.7%,但建設成本高達25000元/kw,發電成本約1.2元/kwh,實用性很差。
生物質秸稈氣化發電-濟源生物質氣化發電-電研新能源科技由河南電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河南電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堅持“以人為本”的企業理念,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力求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回饋社會,并歡迎廣大新老客戶光臨惠顧,真誠合作、共創美好未來。電研新能源——您可信賴的朋友,公司地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蓮花街55號1號樓325室,聯系人:姚經理。